top of page
1

上團前

互動工作坊

第一種是讓團員間互相認識、互為協調的互動工作坊。有鑑於所有各團員來自不同的大專院校,所修之學系亦有所不同。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,團員間前的互相了解就顯得更為重要。上團之先團員需提交二至三份教案不等,故每一次工作坊就是一個腳步;透過工作坊的遊戲互動及教案交流,團員能共同分工,互相提點。彼此間互補長短,令教案完善、課堂完備、教學優質。

學習講座

第二種是加深團員對教學之實際認識的學習講座。講座會邀請各中小學老師訴說其教學經驗,分享當中的難與易以及面對教學難抓時的解決方案。席間主講老師亦多有與團員互動之環節,例如提出真實的教學難況,讓團員代入其中,細思解決辦法。另外又會就著團員的教案提供意見,釋除他們於教學上的各種疑慮,幫助團員精益求精,為上團做更好準備。

本地教學活動

任何事情要做得出色都需要理論與實踐兼行,故此上團前最後一種活動就是讓團員學以致用的教學體驗課。鉛筆畫致力與本地中小學、社區服務組織及坊間教育團體合作,期望為團員提供一個寫實的課堂環境以試行教案。透過課堂氣氛、學生反應或教學成果等方面,團員可以評估得失,從而修改教案,力盡完善。

2

上團時

與團員共同進步

上團後的每個晚上,團員都會開會討論當日的上課情況,並就著各人的表現互提意見。此外又會為次日的課堂做好最後準備,各人按其教學需要,根據當地環境進行更仔細的分工。總之,一人計短,二人計長,課堂內外的合作令團員建立信任,各人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,共同成長。

與學生創造回憶

無論本身懂不懂教學,是不是老師,義教團都必然能為你帶來深刻的體會、難忘的經歷、獨特的回憶。活在香港這個物質富足的社會,或許我們都忘記了簡單的快樂、純粹的笑靨。而義教卻透過偏鄉的孩童提醒著的你那許許多多日常會忽略的美好。回憶,由你每步創造。

3

上團後

亦師亦友

計劃

有別於坊間的義工計劃,「鉛筆畫」期望義教並非單次性的義工服務,而是對師生有正面長遠影響的可持續發展計劃。因此在上團後我們會定期收集團員書信寄去合作學校,從而鼓勵師生維持長遠關係,彼此建立,共同成長,為師亦為友。此外,「鉛筆畫」亦會在上團後一年內定期傳送由團員所錄製的教學影片到合作學校。我們知道「學習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讓我們持之以恆土地用有限的資源為偏鄉學生創造無限可能。

4

兩種教學形式

互動教學

中文、英文、數學,這些看起來略厭沈悶的科目告訴我們:填鴨式的教育早已不合時宜。「鉛筆畫」希望為偏鄉學生帶來嶄新的學習體會。上課時,孩子不再單純是一個「聆聽者」、「受教者」,而是一個「參與者」。我們致力推動師生之間的互動,問與答不再拘限與形式,我們贊許有趣、有創意但不一定「標準」的答案。本著三個「多」的原則,我們願意讓學生多思考、多討論、多發問,做到真正的愉快學習。

活動教學

除了常規的課程外,我們加入了科學課、體育課、音樂課、視覺藝術課等多元化的科目。紙上談兵非大將,透過課堂上的活動,例如科學課的小實驗、體育課的團隊運動,以及視覺藝術課的小手工,讓學生親身體驗,親手嘗試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擴闊眼界,發掘潛能。

5

兩種教學方針

學術性

  • 英國語文

  • 中國語文​

  • 科學

  • 地理

非學術性

  • 音樂

  • 視覺藝術

  • 成長

  • ​文化交流

bottom of page